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杨越峦
 http://yangyueluan.artron.net/
 
  搜索:
 
朝拜长城
 
作者:金俊  发布时间: 2015-11-19 15:52:50
 
 

  “不上长城非好汉”,这句话让长城几乎成为全球游客来北京甚至是来中国旅游的第一站,八达岭长城一天的游客量最多时达到7万,仅从摄影的角度来看,每天会有多少张宏伟的长城定格在人们的相机或手机里?而这些照片又会在各类社交平台中分享转发多少次?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长城”有上亿条结果,图片更是多到让人失去刷到底的耐心。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摄影家杨越峦正是长年拍摄再让人熟悉不过的“长城”,对焦它的角角落落,日出日暮,更是凭其拿到了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



  在上段最后一句中的“长城“加了引号,是因为杨越峦所拍的长城与大家最熟知的长城又是有所区别的,在很多人脑海里,长城和北京形成了某种对等关系,但其实万里长城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杨越峦所拍摄的是河北段的长城,大部分是明代的,这个基本处于游人视线外的“野长城”打动了他,“野长城”的残缺、破败让杨越峦看到了历史的沧桑。他被这个自然状态下的长城深深打动,它不是旅游景点,自然没有大量游人慕名前来,而也庆幸它不是旅游景点,它才能如此真实的呈现出历史的光影。



  “如果说别人的那些长城大片是华彩乐章,我拍的这些长城,可能就是一张真实的素描。随朝代更替、岁月流逝,长城虽说失去了其当初的军事价值,却已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尤其是随着近代中国命运的兴衰而更加使人深思。它既让人自豪,又让人感到酸涩。正是这种一言难尽的感觉,让我对长城的拍摄产生了持久的动力。”



  在杨越峦看来,拍摄长城的最大难度,首先,在于面对眼前的无数经典作品,该如何定位和切入;其次,则是时间和体力的挑战。因为河北长城分布广,长度惊人,且荒僻、险峻,若想走遍、拍遍,须要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和体力。因为近几年的封山育林,长城上的草木都长起来了,本来就不是正儿八经的路,也就荒芜了。而长城离人们居住的地方一般较远,带着器材、衣物及日常用品,负重较大,对体力、意志力都是一种考验。对于平时爱睡懒觉、不怎么运动的杨越峦而言,这似乎是不可能的“项目”,但只要一背起摄影包,他就立刻变成一个精力旺盛,充满激情甚至有点小疯狂的体力达人,这似乎有些亢奋的状态源于他对家乡的长城的骄傲与眷恋。在杨越峦的心目中,它就是全国最好的长城。“一是它保存现状比较好,二是长城的设计、建筑非常精美,三是长城与自然环境的那种融合,我觉得都是独一无二的。”杨越峦的拍摄不局限于长城本身,他的视野更开阔,他会更多去关注长城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关注生活在长城脚下的人。在作品集《石不语》中,他着重表现了长城旁边的石头与长城的关系,在他看来,这就是长城和大自然的关系,就是人造的作品跟大自然的对话。



  对于长城,大多人可能更乐于去表现其雄伟、险峻、壮美的一面,或是在一些特定自然条件下出现的特定景象,毕竟对于大多是游客的群体而言,长城这个也许一生只来一次的地方在他们心里就是个出现在各种旅游手册中的“热门景点”,情感来不及融入的更深刻,留下的印象就是那绵延千里的震撼直感。而杨越峦的作品则表现了长城的常态,在多年连续的拍摄中,不敢说河北段长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被他的视线滑过,但他对于长城的深刻情感却真的细微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程度。他拍摄长城的初衷源于内心的触动,与功利、超越无关,他只希望把长城的真实、自然全景呈现出来,有建筑的精妙、气势的宏伟、连绵的壮观,还有它的破败、残缺。


  “我倒不是很在意别人的褒贬,我在意的是对读者认识、了解长城有没有价值,能不能唤起大家对长城的忧虑和爱心。”


  在杨越峦看来,长城的拍摄题材是无穷无尽的,他希望陪着长城一起老去。“当然我会速朽,希望长城常在”。

 
(新闻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